一、学科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学院将学科平台的打造和科研团队的凝练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力吸纳高水平的顶尖人才引领科研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在已有学科方向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新研究领域的挖掘,现建有山东省“十二五”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高校重点实验室、“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实验室”和山东省“分子生物学与抗体药物工程”十二五重点学科,先后成立了FB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生物医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研究所”和“地衣物种与基因资源生物学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二、教学工作亮点纷呈
“十三五”期间,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在线课程10门,立项编写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60余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实行小班上课制,推行多维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虚拟仿真显微网络教室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重视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教育,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收留学生10余人;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全方位全过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学院重视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培育和高水平科研立项的承接,“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共计14项,获得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1人入选“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学院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科研成果位居学校前列,其中康新江博士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和PNAS顶尖杂志上,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涌现出了大量精品力作。
四、学风建设快速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院学风建设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院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改革为抓手,以学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推动“三全”育人为关键,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学院本科生考研率从 23%提升到 51%,提升率达124%;近两年在全校课堂考勤随机抽查过程中,学院持续保持零缺勤;毕业生正式就业率由79.59%提升到90.81%,学生就业质量、数量均取得全面提升。
五、学科竞赛重大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院通过项目培育、孵化等具体举措,深入开展各类学生科创活动100余项,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实现在“挑战杯”等重大标志性竞赛历史性突破。连续获得挑战杯比赛“大挑”、“小挑”的历史性突破,2个项目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赛铜奖、1个项目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金奖,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50余项。